常翠青:倡导“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吃动平衡提升免疫力

更新时间:2022-05-19 12:00:28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常翠青:倡导“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吃动平衡提升免疫力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胡可璐)第八届“全民营养周”于5月15-21日开展。近日,由新华网联合雀巢健康科学共同推出的“挑战全营养、吃出免疫力”系列访谈通过线上方式举办。访谈现场与多位营养专家连线,探讨免疫力与营养管理相关话题。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常翠青。

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这是继2016年修订之后,时隔6年的再次更新。常翠青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现在已更新到了第五版,每一次的修订都以全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监测为依据。“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居民的蔬菜、奶制品的每日摄入量还未达到推荐水平,油脂摄入过多,超重、肥胖现象仍然突出。此外,与2016年相比,全谷物、乳制品和鱼类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研究证据也越来越多。疫情之下,通过膳食营养、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成为共识。基于以上背景,膳食指南进行了再次修订。”

常翠青介绍,新版膳食指南遴选8条基本准则,作为2岁以上健康人群合理膳食的必须遵循原则。强调了膳食模式、饮食卫生、三餐规律、饮水和食品选购、烹饪的实践能力。包括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由原来的六大准则变为现在的八大准则,首先就是希望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一目了然。其次,更强调‘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这样的理念,强调膳食模式的整体性作用,突出合理搭配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进行饮食选择。”常翠青说。

国外有一些健康的膳食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如:地中海膳食模式、得舒饮食模式等,而2022版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常翠青介绍,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地区膳食模式和居民健康状况,发现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居民,高血压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因此提出以东南沿海一带膳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鱼虾水产多、奶类天天有,并且拥有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这种饮食模式避免了营养元素的缺乏和肥胖的发生,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生率。

疫情的发生使得公众对免疫力提升越发关注。营养与免疫力的关系是什么?常翠青说,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本质就是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素。所以营养素和免疫屏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机体免疫力下降,那可能意味着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是不足的。所以要通过合理膳食,吃好一日三餐,为免疫打下良好基础。”

谈及特医食品,常翠青指出,慢病人群的营养治疗要在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膳食结构调整。慢病人群、高龄老人代谢功能减弱,有时因为饮食过于清淡、忌口等原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这就需要营养密度相对较高的食品补充到一日三餐当中,可以适当选择全营养配方粉、特医食品等进行膳食补充,能够满足机体营养的60%到70%。特别是对胃肠道功能弱、有吞咽困难、做饭不方便的人群来说,特医食品可以较好补充他们的日常营养,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