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互联互通满月,58.5亿港元南下“扫货”

更新时间:2022-08-09 18:30:18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ETF互联互通满月,58.5亿港元南下“扫货”

作者: 唐燕飞 何漪

当前,首批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87只ETF已运行满一个月,“成绩单”正式揭晓。

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互联互通ETF北向资金合计总成交5.23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合计成交58.5亿港元。较首周北向资金合计成交额2.22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成交1.92亿港元来看,交易大幅升温。

“南热北冷”

数据显示,首批纳入ETF互联互通的符合资格标的共87只,其中,沪深股通ETF共83只,港股通ETF共4只。近一个月来,港股通ETF 成交额是沪深股通ETF的近10倍,整体表现为“南热北冷”。

南向资金重点流入的是南方恒生科技ETF。港交所CCASS数据显示,ETF互联互通开通一个月以来,南方恒生科技ETF资金流入达2.49亿港元,在4只港股通ETF中排名第一。恒生中国企业ETF资金流入量达1.35亿港元。

为何内地资金的兴趣聚焦于恒生科技指数?南方东英对记者表示,内地客户资金体量大,而且恒生科技指数是港股市场标杆指数。近一个月来,南向资金成交活跃,或是由于资金“逆势抄底”情绪强烈。

“很多内地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优质新经济公司,ETF互联互通为这些投资人提供了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因而过去一周南方恒生科技ETF出现了资金涌入的现象。”南方东英对记者表示,虽然内地已有很多投资港股科技板块的ETF,但香港本地上市的ETF还具有无涨跌停限制、交易时间更长、折溢价相对较低等特点,因而在“开闸”初期,南方恒生科技ETF对投资者显示出了较强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ETF互联互通将成为重要投资渠道,未来交易将越来越活跃。

中信证券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王兆宇认为,港股通ETF持有数量变化频繁,预计交易型投资者偏多。他预计,套利交易的存在,会使得内地上市港股ETF与港股通ETF的价格水平维持相对平衡。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徐猛测算,1500亿—2000亿元人民币的北向资金会配置到境内ETF上。境外资管机构在参与北向股票交易的同时,也可能利用北向ETF交易来做一些流动性管理,境内ETF交易量以及境外长线配置比例会逐步提升。

公募持续加仓

与此同时,公募在积极加仓港股市场。

根据中金公司分析显示,截至二季度,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扣除QDII)总计2443只,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达4042亿元人民币,较一季度的3180亿元人民币增长明显,一改去年三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

其中,公募二季度持仓港股市值,占股票总持仓的17.1%,较一季度的15.2%增长1.9个百分点。参考同期港股行情表现,公募存在一定的主动加仓行为。

具体看持仓个股,新经济概念板块获得公募青睐。从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持仓市值最多的个股均来自新经济,有458只公募基金持仓美团、375只公募基金持仓腾讯,持仓市值分别达到394.02亿港元、287.9亿港元。

同时,二季度末,持仓李宁、快手、香港交易所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达到111只、148只、75只,持仓市值都超过了100亿港元。

图片

公募二季度末持仓市值较大的港股

数据来源:Wind

中金公司认为,二季度新经济重获青睐,尤其是零售、汽车和耐用消费品、医药等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增幅明显。绝对配置水平上,公募持仓零售、媒体娱乐和耐用消费品市值最高;持仓食品、个人用品、资本品市值最低。相对历史水平,目前零售和能源处于持仓高位,而技术硬件、软件服务、半导体、银行与资本品等处于历史低位。

看好港股后市表现

对于当前港股市场,南方东英基金经理张忻哲认为,受制于短期负面因素,诸如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边际效应渐弱、全球各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及地缘局势紧张等,市场短期不确定性提升,进而导致港股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

展望后市,恒生前海基金认为,得益于利好政策、较有吸引力的估值、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支持,港股市场具有中长期向好的基础。宏观环境、企业盈利的筑底反弹或将是市场持续上涨的关键。

中长期来看,恒生前海基金依然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的左侧布局机会。该机构认为,经过前期调整,包括科技板块企业在内的成长股估值已具备一定吸引力,外部不确定因素有望在今年内得到边际改善。因此,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有望带来超额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