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坚定信心 迎接资本市场发展新时代

更新时间:2018-04-13 09:26:27来源:中国基金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3月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变革,并对未来一年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对于广大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报告》勾勒了一幅有守有进、层次清晰的发展蓝图,坚定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

一、强调金融服务实体,实现金融与实体的良性循环

《报告》提到“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2018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在深化金融支持基本面发展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自身的长期发展夯实了基础。近期,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成为市场热点。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纷纷向“独角兽”、“新经济”企业伸出“橄榄枝”。百度、网易、今日头条、58同城等互联网公司也都积极表态愿意回归A股或者选择国内市场上市。目前从证监会到国务院都在力促股票市场融资,包括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对新兴高科技企业开辟上市绿色通道等。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有利于改变A股蓝筹股企业行业分布不均衡,周期性企业和传统企业占比过大的现状;有利于支持创新强国建设,也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透明的退出方式,从而有助于一级市场融资,带动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热情,为股权融资,包括债转股、产业基金、上市以及非上市股权融资等方式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坚持推进“普惠金融”,发挥金融在调节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报告》强调要“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自2015年起,“普惠金融”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显示了“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雨露甘霖”的决心。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所有市场主体的能力,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从微观层面看,发展普惠金融,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有效覆盖传统金融体系无法惠及的小微实体及个人;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也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三、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

改革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布局、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动力,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格局已经确立,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上,这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满足日益多元化的融资需求。2018年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六次提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强调了“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债券、期货市场有望成为今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头戏”。从2013年、2014年的“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到2015年提法为“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到2016年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再到2017年的“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和今年的“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债券、期货市场发展”,这表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格局已经确立,工作的重点将放在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上,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吸引跨境资本流入

《报告》将促进外商投资提升到新序位,是人民币国际化、金融业走向世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助推器。报告首次对增速提出要求,要求“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吸引跨境资本流入的需求增强。美国经济领先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是推动每轮美元进入强势周期的核心因素,随着欧洲、日本、新兴市场经济和货币政策越来越趋近美国,美元持续升值的逻辑不再成立,未来资本将回流新兴市场以谋求更高的资本回报率。我国在新兴市场中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都具有比较优势,将成为承接回流资金的主要国家,人民币价值的资产面临一轮新的重估。

五、金融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

《报告》强调“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等监管”。防风险依旧是整个金融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报告》对金融风险的表述反映了国家对金融风险进行标本兼治的决心和态度,中长期来看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过去5年我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点,我们将沿着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描画的路线,秉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